當前位置:愛路小說 > 遊戲 > 武皇萬歲! > 第二十五章 韋貴妃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武皇萬歲! 第二十五章 韋貴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韋貴妃是四妃之首。

自從長孫皇後過世之後,陛下冇有再立皇後,這韋貴妃就成了後宮之中最尊貴的女人。

她邀請人到後宮內苑賞花,對被邀請的人來說,那自然是莫大的尊榮,所以收到貴妃諭帖的那些人,紛紛盛裝打扮,早早的來到了玄武門門口,等待著進宮。

玄武門是太極宮的北門,離皇宮內苑最近,離前頭太極殿的明堂最遠,算是整個皇宮的後門。

武柔就帶著幾個女官站在內門,看著外頭那些命婦從華麗的馬車上下來,或年輕或年長的,由接引的宦官們由外門引進了宮門。

“諸位夫人,在下是才人武柔,負責此次賞花宴的流程。這是阿柔第一次領了差事,若有怠慢之處,請夫人們多多見諒,多指點指點阿柔。”

武柔對著這些一品到三品的命婦,恭敬地行禮。

她年紀小,黃鸝一樣的聲音,很是惹人憐愛。

眾命婦看著她,眼神中多有打量,尤其是她的外貌,雖然冇有人明說,但是想必她這個“媚才人”的名頭很響,都傳到了宮外去。

以至於大家都很好奇,能讓一向愛才愛德的聖人皇帝,突然大肆褒獎的美色,到底是何模樣。

此時的武柔已經比在宮外時豐潤了很多,臉頰上的肉勻稱了,眼神中冇了絕望的黑,越發的如煙似霧,在加上她的豔麗的紅唇,又低著頭,溫順的垂著眉眼,就好像是畫中的人。

一個三品的郡夫人笑著說道;

“媚才人生的好相貌,怪不得陛下喜歡呢。”

她的語氣活潑,意有所指,又帶了點調戲小輩的爽利,使得那二十個命婦都紛紛笑了起來。

又有比之年長的夫人笑著教育她:

“連陛下的女人你也敢調戲,小心人家一吹枕頭風,將你的三品郡夫人給擼了。”

轉而就和顏悅色地對著武柔說道:

“你不要跟她一般見識,她就是一張嘴爽快,連文德皇後在世時,她都能狂上兩句。”

武柔本來就在她們因為“媚”這個封號的揣測中羞紅了臉。怎麼可能在意這些?

一個十四歲未經人事的姑娘,已經成了眾人心中那個,可以在床笫間讓聖主神魂顛倒的存在了。

她心虛,她虧得慌,她實在是配不上這個名頭。

“不敢,阿柔為各位夫人引路。”武柔壓製住眾人的打量和揣測,逼著自己成熟穩重,踏實可靠。

……

……

賞花宴自然設在室外,兩排的水廊長亭內擺上了席位。

眾人一落座,正好可以看見周圍的景色,如同身在花海中一般,還不會被太陽所曬。

然後,韋貴妃便帶著儀仗來了。

那是武柔第一次見韋貴妃,遠遠地就看見兩排宮婢,簇擁著一黃色轎攆而來。

宮中儀仗,天子皇後同尊,九數為最大,其次品階的服侍宮婢人數依次遞減。

貴妃為四妃之首,儀仗為八位,兩排,一共十六人。

有人執長扇,執香爐,執淨手……宮婢衣裙縹緲,井然有序,像是天上的仙家開路一般。

眾人見狀,紛紛侍立兩旁,列隊相迎。

武柔站在了一旁靠後的位置,與那些宮人女官們站在一起,低下了頭,躬身行禮,冇敢細看。

“貴妃駕到”內侍宦官高聲提醒,便也是眾人迴應的信號。

“恭迎貴妃尊駕。”眾人齊聲道。

韋貴妃從轎攆中於人攙扶而出,落座主位之後,輕聲說:

“免禮,坐吧。”

她的聲音不高,內侍官宦便又按照規矩轉述了一遍,眾人才坐下了。

武柔這纔敢抬起眼睛看向韋貴妃,觀察她的模樣。

韋貴妃雖然身材有些發福,但是身量很高,並不顯得臃腫,精緻而恰到好處的妝容,更顯得雍容華貴。

或許是宮中長孫皇後提倡節儉,後宮嬪妃少見有釵簪滿頭的,都是以小巧精緻為主。

所以武柔進宮以來,就一直以髮帶結髮固定,從未戴過髮簪,就怕超過了品級比她高的人去。

此時見韋貴妃頭上也隻有兩個扇形的金簪,配以鮮花佐之,她心中更堅定了自己不得以妝容張揚的想法。

“貴妃娘娘越來越年輕了。”剛剛在外頭調戲武柔的郡夫人先開了口。

她一出聲,氣氛立即便活躍了起來,又有好幾個應和的。

韋貴妃精緻的眉眼看了過來,臉上露出了慈愛的微笑,說道:

“我都快四十歲的人了,孫子都好大了,哪裡還會年輕,你們就會哄著我高興。”

她的聲音軟軟和和,語調平緩,似乎帶著春風般的暖意,讓人聽了心裡不由地生出許多的親近之感。

眾人又是一陣認真的誇讚之詞,像是老朋友一般,透著隨意,笑聲陣陣。

幸好人數不多,也不覺得煩亂。

就聽韋貴妃接著說道:

“你們一大早就來了,又走了這麼遠的路,辛苦了,咱們先喝喝茶,聊聊天,一會兒我再引著你們去園子裡頭逛逛,前幾日我發現有一株並蒂紫菊,養的真好,讓你們也稀罕稀罕。”

她端著茶碗飲水,明明雍容華貴,話裡卻透著小小的得意,而且還是因為一株花,引得眾人莞爾。

“哈哈哈……娘娘不是不愛張羅這些?以前我們幾個想進宮見見您都冇機會。”一名侍中的夫人問。

韋貴妃聽聞,神色果然倦怠了些,放下了手中的茶碗,說道:

“以前都是皇後張羅這些,我本就懶,她去了,我就更加冇有興致了。”

這個話一出,氣氛便陡然哀傷了起來,似乎都陷入了對皇後的懷念和哀切之中。

武柔觀察著她們的反應……雖然皇後在她的心中地位很高,但是見這些人多半都是誠心哀悼,心中依舊很是驚訝。

尤其是韋貴妃,她似乎……真的很傷心。

就見韋貴妃勾起一個回憶似的微笑,說道:

“當年,她剛登後位不久,曾經舉行過一場遊春宴,年紀輕的恐怕不清楚,那個時候咱們幾個老的都年輕,一起穿行在花叢之中,皇後孃娘就坐在涼亭下小憩,微笑著看著咱們,作了那首詩。”

此間年紀最長的,頭髮有些花白的太師夫人笑著接了她的話:

“我記得,取名叫《春遊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

蘭閨豔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麵色

簷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

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逺借問,

出眾風流舊有名。”

武柔聽了這最後一句,腦海中不由地就浮現出了舊日眾人遊宴時候的場景。

那時候的她們一定都很年輕,朝氣蓬勃,出眾風流,舊有名。

武柔不由地就笑了,為這樣的詩句所感染。

韋貴妃從回憶中轉了過來,眸光微動,笑著說道:

“各位都是如今各個家族裡頭活躍的能人,有些話我就直說了。

前幾日,陛下看了高士廉奉上的《氏族誌》,心情不大好。耗時兩年,榜上第一的還是崔氏,陛下問為何,他們回說眾望所歸。

陛下便心酸地跟我唸叨,大唐開國製定的《氏族誌》,跟隨他打江山、治理江山的那些功臣們的姓氏排不上名號,反而讓無甚貢獻的老氏族們排頭裡,他真是替那些功臣們委屈。”

此話一出,眾命婦中有驚訝的,有動容的,都一齊沉默了。

一名大將軍的夫人小聲地說道:

“陛下是聖人天子,愛護老臣,臣妾等心中感激莫名,但是奈何崔、王、鄭、盧這些家族,傳承日久,聲名遠播,哪裡是我們這些小門小戶能比的。”

韋貴妃見眾命婦都低著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摸樣,娓娓說道:

“你們自知陛下心疼老臣,就更加不該妄自菲薄。陛下跟隨高祖起義以來,衝鋒陷陣,結交各路英豪,才得以匡扶天下,撫平四處紛亂暴政。

這期間,你們的父親兄弟,夫君兒子,哪個不是實打實拚出來的英才?難道還比不上崔、盧、鄭、王那幾家的虛名?

他們家裡頭要是能出幾個心懷天下的人才,早就被陛下籠絡在側,何至於如今朝中冇有這幾姓的高官?”

眾人聽聞,有幾個人臉色隱晦,互相看了看,冇有吭聲。

其實那幾家冇有人做了高官,也有幾樁秘聞。一是玄武門之變,當今陛下剷除了自己的親哥哥,自然也就將那些擁護李建成的人趕出了朝堂的核心。

韋貴妃好像早就預料到了她們心中所想,接著說道:

“陛下心懷寬大,不要說陣營不同了……隻要是才德兼備之人,即便是仇敵,他都有膽量和胸懷納入帳中。

我就舉個咱們婦人都知道的例子,那陰德妃,她的父親陰將軍,為了報隋朝提攜之恩,明知不敵,為了要保隋朝國運,連李家的祖墳都刨了。

最後他以忠心,戰死殉國。女眷冇入奴籍受苦。

當時陛下欽佩他的德行和堅持,便將他唯一的女兒陰氏納入秦王府照顧。

刨祖墳這麼大的仇怨,陛下都能不在意,可見隻要真是有纔有德之人,他都不會拒之門外。

之所以拒了,那就說明,有些人恐怕徒有虛名,自有高明的人取而代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