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愛路小說 > 遊戲 > 武皇萬歲! >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十八萬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武皇萬歲! 第一百八十七章 十八萬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那睦州,比他們夫妻淒慘的,比比皆是。他們夫妻本身就富裕,堅持到快過年了,才揭不開鍋了。

那擱普通人家,早就餓死過一輪了。官家可以去揚州城北門外頭看看,本州刺史在外頭建了兩間堂屋,專門收容睦州的難民。

冬天了,冇有屋子住,得凍死在街上,刺史大人派了些炭,揚州城裡也有人捐些衣服糧食,勉強能活個人。

可是人太多了,根本就救不過來……”

他眼睛疑問地瞧著李恪,說:

“我聽說,前年聖上下令清點戶籍,揚州有三十六萬人口,睦州比這兒小一點兒,怎麼也得有二十萬吧?”

李恪眼中隱隱有著悲憫的傷感,沉聲回道:

“十八萬。”

老者點了點頭,歎了一口氣,眼睛瞧著虛空處,算著:

“十八個人裡頭,就算跑出去八個,餓死四個,還有六個,那陳碩真能聚集了上萬人,恐怕都是些逼得活不下去的。”

他說著,又對著李恪拱了下手,說:

“咱倚老賣老,鬥膽請官家想想辦法,平了災將他們勸回來,彆全殺了。

咱們大唐這麼好的太平年景,大多數人都過著好日子呢。

隻睦州一州百姓,因為個貪官,下場如此淒慘,實在是不忍。”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老者說話的語氣,還有那憂心的表情,李恪眼淚一下子便下來了。

他掏出了帕子擦眼淚,五大三粗的漢子,都已經快四十了,眼窩子淺成這樣,他自己都覺得難堪。

身旁的侍衛擔憂地輕聲喊了一句:

“王爺……”

李恪抬手製止了他說話,隨即對著老者說道:

“老人家放心,這事兒能成。”

說著他便站了起來,對著老者拱了拱手,招呼侍衛付錢,抬步便下了樓。

一行人很快便從二樓下了樓,出去了。

白鬍子老者湊著窗戶口往下看,一直看著他們牽過了馬兒,騎著馬疾馳而去。

他眼睛裡頭閃著興奮的光亮,白鬍子好像都精神了,喃喃道:

“剛纔那位,好像是位王爺。”

……

……

路上李恪一臉肅然,直奔揚州刺史府去,跟著他的侍衛知道他此次出來是怎麼回事,連忙提醒道:

“王爺,您不能去見刺史,回頭長孫無忌拿這個說你有謀逆之心怎麼辦?”

李恪拉住了韁繩,調轉馬頭,拉著馬匹圍著侍衛饒了半圈,看著他說:

“隨應,你知道我,當初本王之所以覬覦儲君之位,為的就是成全自己造福天下的雄心。

如今陛下肯信我用我,也是一樣,長孫無忌要說,就讓他說去吧!

從前是怕壞了做事的機會,如今機會來了,自然要以做實事為重。”

說罷便又轉了回去,義無反顧地朝著刺史府去了。

侍衛們看著他,眼神滿是敬佩和感動的神色,抿了抿唇,連忙策馬跟了過去。

到了刺史府外頭的廣場,正好看見好幾百人圍在告示前,滿滿噹噹全是些老弱婦孺,一個差役,滿臉的苦口婆心,大聲對著百姓喊道:

“真命天子乃是當今陛下,不是那妖婦!他們也冇有妖法護體,都是些饑民罷了!”

下頭有個老婦人哭著說道:

“……那怎麼讓她下了兩城了?我們家就那麼一個兒子了,求求刺史大人,讓他回來吧!”

然後人群便是一陣密集的哭聲,紛紛喊著說:

“就是啊,肯定打不贏。”

“刺史大人一向心善,是個好官,讓他也彆去了。”

“家裡就這麼一個頂梁柱,他要是死在天罰上,老老小小的都不能活了。”

差役見狀,頓時便氣急了,往告示牌下頭的石頭上一站,頓時高出人群一大截,指著人群罵道:

“無知愚民!妖言惑眾!竟還要拖我們刺史大人下水!聖旨已然到了!府兵募兵都得為大唐儘忠!到期遲到,殺無赦!”

人群聽聞,又是一陣轟然哭聲。

李恪在馬背上看了一會兒,滿麵愁容,直接拉著馬匹,往後頭去了。

……

刺史房仁裕聽說吳王來了,立馬出來迎接,剛剛下跪要行大禮,就被李恪扶了起來,說道:

“刺史大人免禮吧。”

房仁裕已經六十多歲了,同樣是當年跟隨太宗皇帝打江山的老臣,隻不過功績不顯,一直遊離在長安朝堂的邊緣。

吳王李恪作為太宗皇帝第三子,房仁裕自然也認得。

他起身之後,也是滿臉的疑惑,問道:

“不知道殿下此次來,是因為……?”

“本王此次來,是奉了陛下的口諭,替他來看看睦州的情況的。對了,陛下托我一定要當麵感謝,房刺史憂國憂民,曾提前為睦州的情況,上過奏章,實屬難得。”

房仁裕聽聞,眉目間頓時便露出了欣慰的神色,然後又歎了口氣,問:

“陛下都知道了?”

他收到過朝廷的回執,有冇有陛下禦批,那回執上一目瞭然,他自是知道,那奏章,冇有遞到皇帝的案前。

兩個人一起往後堂而去,一邊走一邊說話,李恪說道:

“知道了,陛下命宮中內侍搬了睦州半年的奏章檢視,才發現緣由,當時很是生氣。”

房仁裕又歎了一口氣,說道:

“老朽真是後悔,當初為何不多上幾道奏章,或許結果就不同了。”

李恪很是驚異,說:

“這怎麼能怪老大人你呢?”

房仁裕搖了搖頭,說:

“當時我想,那褚遂良一直唯長孫無忌馬首是瞻,長孫家又跟房家極為不對付。

我是房家族親,他將我視為房氏一黨,經常使絆子,我從前好些奏章,全都是他們攔下的。

當時我一看,這麼嚴重的事情,他們都這麼輕描淡寫地回了,一生氣就冇再上奏。

我合該為了大唐社稷,為了百姓,再堅持一二。他們雖然跟房家不對付,也不至於為了黨爭,讓大唐社稷受損。”

李恪聽聞,對長孫無忌的厭惡又多了一層,不由地冷哼了一聲,拱手道:

“大人高義,要論責任,也是他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責任,跟大人無關!

隻可惜,他是先帝任命的輔政大臣,又是陛下的親舅舅,陛下也不好懲治他。”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