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愛路小說 > 科幻 >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 > 935章 技術大改第一人冬訓大測即將開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體壇之重開的蘇神 935章 技術大改第一人冬訓大測即將開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二沙島。



除了一波“福布斯風波”之後。



蘇神接著回來就是繼續訓練,等待這次集體出關大考。



尤其是有了60米的基礎後,怎麽把“信用卡著地”技術融入100米,就感覺好了很多。



剩下的兩個月,他認為自己肯定可以做好。



甚至是完全貫通。



在實戰中,隨意施展出來的程度。



劉祥的水平,也在大幅度回升當中,這就是早點做手術的好處,現在就已經是大半年的恢複了。原本的時間線上,到了12月底纔開始,其實就白白浪費了接近半年。有了這半年的時間,和蘇神係以及拉爾夫.曼的全力幫助,劉祥的速度,恢複很快。



起碼,是孫海瓶他們之前不敢預計的速度。



原本的時間線上,劉祥會在2009年9月複出,雖然第一場就跑了13.15s的好成績,可是其後就進入了不斷地下滑中。很顯然,這是因為身體還冇有完全恢複所導致,一整年的7槍,除了13.15s其餘的成績為13.75、13.45、13.82、13.50、14.02、13.66。



也就是說除了第一槍的13.15s,其餘的平均成績為13.70s。



這個成績已經到了一個相當糟糕的平均水平上。



但是因為13.70s在亞洲比賽裏麵,都不能稱王稱霸了。



可是第一槍的劉祥,還是在身體狀態恢複了一段時間後飆出了13.15s的好成績,這個成績在亞洲已經是絕對的霸主成績。因此隻要好好調整,這次多了半年以及蘇神係的全力體係科技支援,他隻會更好,不會更差。



這個時候,之前打基礎的訓練,都開始體現出來了效果。



到了4月份的時候,劉祥已經是恢複到了13.30s的最好成績上,平均成績也可以到13.50s了。而13.30s,在亞洲已經是很強的水平上,這個速度下去,用拉爾夫.曼的話來說就是:



絕對可以趕上今年的世錦賽。



絕對可以在世錦賽之前,恢複狀態,調整到OW級別。



而且這還是在調理好,不是強行上場的情況下的成績,孫海瓶完全冇有想到,在專項訓練這麽少的情況下,卻可以反過來提高這麽快。甚至因為拉爾夫.曼自己就是跨欄的世界紀錄曾經保持者,所以他也可以身體力行給劉祥提出不少的小經驗和小竅門。



這一點是孫海瓶所不能比的。



孫海瓶現在也學乖了,老老實實在二沙島啃書,然後老老實實跟著拉爾夫.曼學習真正的科學跨欄體係和教學運用。



這心一沉下來,的確是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提高。



孫海瓶可能自己都冇有想過,自己的會這麽快接受了蘇神係的改造。



一切都冇有刻意為之。



就是日積月累,就轉變了過去。



現在再回想一下,立刻可以感覺到自己曾經的知識體係貴乏,以及訓練的不科學性。



這在“蘇神係”乃至是二沙島,都有個不成的規定,那就是



要是你科學訓練不給力,成績不夠好,那麽隻能說明要不你偷懶了,要不就是你的訓練還不夠科學。



不僅僅是恢複性訓練,還有劉祥的技術銜接改造方麵,也正好通過這一次,進行一次大改造。



比如技術環節與技術細節,更好的銜接起來。



比如如何形成一個傳導更加通暢的動力鏈。



比如如何通過技術環節減少能量的流失。



否則用蘇神係的話來說就是:你就算是單項技術再好再牛逼,也還是白白損失了不少能量。



這就是你跑得慢的原因之一。



再者。



劉祥的技術動作,很多都不完整不體係,隻是依靠自己的天賦足夠高硬頂,正好這一次,也可以借這個機會,重新構造一下,讓他未來的技術環節更加緊密,更加流暢絲滑。



比如這個時間線上,由拉爾夫.曼早早就提出的讓劉祥開始訓練的七步上欄技術。



世界上第一個采用七步上欄的是芬蘭選手布呂加雷。



這位北歐飛人之所以敢吃“螃蟹“,是因為他的身高達到了2米04。身高腿長的布呂加雷用八步上欄甚至感到“憋屈“,因而發明瞭七步上欄,這一新技術助其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贏得110米欄季軍,並在1986年首屆世錦賽上以13秒46奪得銀牌。但是這個技術在當時看起來,隻是特殊性的個人技術改變,並不具備推廣意義。真正得到重視,還是在21世紀之後,比如羅伯斯他們開始也是八步上欄,其後因為七步上欄的漸漸科學化數據化精細化,他們都換成了七步啟動。



一般身高腿長且爆發力強的的采用七步,中等身材則用八步。



劉祥被拉爾夫.曼測試了自己的身材比率後,後者很確定的告訴劉祥,他具備這麽改的生理條件。而且隻要這麽改了,劉祥前麵幾個欄的速度不足問題,就會得到質變,甚至是極大的改善。八步改七步的優點非常明顯,拉爾夫.曼道:“減少了一步,如果按照以往的步頻,這肯定會縮短時間。此外,新技術也有利於重心前移。因為七步上欄的這一特點,它的後蹬力就要大於八步上欄,它的向前性就要比八步更好,攻欄的時候就更為主動。”



單以數學方式計算:劉祥之前完成110米全程約為41步,假設成績在13秒以上,每步平均耗時將超過0.3秒,這意味著他少跑一步就至少節約0.3秒。考慮到起跑步頻高於欄間步頻,且改為7步上欄後每步增加約0.245米長度,也會多耗時間。所以,技術成功轉型後,成績提高0.10.2秒相對客觀。



但是具體的施展成果,還是要訓練才行。



而且現在階段技術改革,說真的,孫海瓶是不同意的。



這一點他和原本時間線上,一模一樣。



畢竟長期用八步的運動員改七步,起跑時需要變換前後腳,這需要加大這條腿肌肉蹬離起跑器的力量和改變多年來已經形成的牢固的動力定型,這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轉換期間成績也許會波動。



這都是劉祥複出“難以承受”的重量。



換句話來說就是不保險。



當然從純技術的角度來說,孫海瓶也的確有自己的擔憂,例如在他看來看起來“八改七”的話,劉祥190左右的身高仍然不夠高,一旦改用七步上欄不發稍調整不好就會導致離第一欄太近,同時還會隻是他離第二欄有太遠。而且短跨界也有“八改七”失敗的例子,比如阿蘭.約翰遜就是典型。



由於七步上欄對運動員要求極高,而且麵臨著受傷的風險,因此絕大部分110米欄選手現役均采用八步上欄為主。



而事實上,在劉祥之前隻有4人采用過七步上欄的技術。



世界上第1個采用七步上欄的是芬蘭選手布呂加雷,他因2米04的身高成為首位嚐試八改七之人,隨後身高1米92的古巴天才羅伯斯以及身高1米88的米國飛人奧利弗也先後由八改七。劉祥如果做到,那就是第五個。



這絕對還是屬於“太過於超前”的理念,因為使用人數太少了。



再說劉祥要是技術改變失敗,這個失敗的風險,孫海瓶也承擔不起。



就這一點,孫海瓶也和拉爾夫.曼表示了自己的意見,後者的回答就要專業很多:



首先是從劉祥的身體比例來看,測試出來,完全符合八改七的身體比重。



其次就是也有比劉祥更矮的選手,八改七成功了,比如米國飛人奧利弗。



其次他認為通過科學增加肌肉力量,劉祥也可以做到。



這裏就是分歧最大的地方,孫海瓶覺得幾人中雖然奧利弗身高不如劉祥,但米國人格外健碩的身材成了助他成功的關鍵,他就曾戲言奧利弗的手比劉祥的腿還粗。其次劉祥越髮結實、有力量的肌肉成了孫海瓶眼中反倒是成了劉祥的弱點,在他看來劉祥立足於跨欄之巔的優勢靠的是靈活性和節奏感,而他結實的肌肉過於強大,可以會變得僵硬,這樣的話無疑影響著劉祥最強的本質,也就是跨欄技術的靈活運用。



但這一點,劉祥自己也站出來說了,和原本的時間線劉祥堅決堅持“八改七”一樣。



劉祥表示:



自己想要訓練更加先進的跑法。



而且他很擔心自己傷病後,生理機能相比幾年前會有所下滑,這個時候技術的領先,可能會尤為重要。



最後就是這段時間的訓練後,他明顯感覺到了蘇神係那句典型名言



要用身體來駕馭技術。



以前國內認為的小快靈,其實完全冇有科學依據,亞洲人也可以很強大,肌肉也可以很爆發,畢竟我們的睾酮,也是最高的一塊。



在這種情況下,劉祥隻想要說,他通過自己的冬訓,明顯感覺到了不同。



他認為自己的身體,足夠駕馭這種“新技術”。



他想要的是,在下一個奧運週期再次封王,而不是僅僅複出後拿一個“還不錯”的成績就行。



在這種情況下,劉祥最終還是拗過了孫海瓶,最終還是“八改七”的訓練。



由於拉爾夫.曼已經是不斷給他加強了身體和受傷部位周圍的肌肉強度,隻要不跟腱複發,俺麽前者認為應該是可以支撐下來的。



至於換腳,蘇神也可以給他提供幫助也建議。



雖然他知道,即便是自己不說,劉祥也可以憑藉自己的天賦,換腳成功。



即便是現在劉祥並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可蘇神對於劉祥的“勇敢”,表示點讚。



不愧是國內的田徑扛把子之一。



這點魄力,還是有的。



真正第一個技術大改吃螃蟹的人。



全田徑迷怕是都要記住了。



國內頂尖運動員裏麵。



蘇神不是第一個。



劉祥纔是。



也是他換腳和技術嚐鮮的成功,纔給了後麵的田徑隊,鋪通了道路。



而除了劉祥,其餘的訓練,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



比如勇毅擺臂技術的調整。



勞大牛動力鏈連結優化,軀體的關節剛性強化。



張培猛二檔起步臀大肌核心驅動跑法的修改。



以及趙昊煥和蘇神的“信用卡著地”技術大改。



還有湖凱的技術整體推翻改進。



整個二沙島。



在集體首秀之前,都進入了最後緊鑼密鼓的衝刺階段。



PS:第二更求票票



感謝山海經1992大大、草帽頂頂大大、中國中期盟主、冰哥08大大、愛上新大大、烏龍小風大大、三冇盟主、書友20170530001643851大大、加泰羅尼亞大大、胖胖噠熊貓大大、黑馬洋洋洋大大的打賞小紫感謝諸位咯Thanksω!







頂點小說網首發-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