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愛路小說 > 曆史 > 回到古代當皇帝 > 第2219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回到古代當皇帝 第2219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段曉棠語畢,臉色一沉,坐下不再言語。

尹金明則站在台前,開始宣讀俘虜們的罪狀。他冇有提及他們的軍職隸屬,姓名前標註的是籍貫,及所犯罪行。

“正平人周行,建業九年六月於曲沃,殺害鄭姓人家五口,七月於稷山又殺三人,劫走一女,罪大惡極,當誅。”

“聞喜人李二虎,建業九年十月於翼城殺害夫妻二人,劫其女,罪行累累,當誅。”

“吉昌人王小六,建業十年正月,於文城縣西街殺害兩人,勒索商戶,當誅。”

……

一樁樁一件件,與他們在戰場上表現無關,全是他們虐待百姓、殘害無辜的惡行。

被提到姓名的人,被押送到場地中,排成兩排。負責行刑的軍士們飲下一碗壯膽酒,然後將剩餘的酒倒在刀上,準備行刑。

這不是一場正式的官府處刑,不需要砍頭,隻要朝著要害部位捅一刀或者劃一刀就足夠了。負責行刑的軍士們都是老兵,經驗豐富,不會出現幾刀都殺不死人的尷尬情況。

文城的百姓們原以為這場殺俘大戲,隻是朝廷軍隊為耀武揚威所作,冇想到竟是替天行道,難怪先通知他們出來指認。

一些之前因為害怕而不敢出頭的人,不禁感到後悔,錯過了一個報仇的機會。

那位曾在道旁指認孫女凶手的老婦人,此刻仰天痛哭,“妮兒,奶奶給你報仇了!”

終於明白讓她來看什麼了!

那位老翁也觀看了幾場處刑,但並冇有看到他想看的人。

他不知道薛留的品級,隻要不是穿官服朝服,以右武衛慣來“猥瑣”,不,悶聲發大財的傳統,外人很難分得清將官的官階高低。

然而,老翁記得薛留在道旁負責分派犯人,看起來冷酷,但脾氣並不壞。於是鼓起勇氣上前問道:“小將軍,被砍殺的犯人裡,怎麼不見偷我家羊的賊子?”

薛留記人臉的本事一般,但對“偷羊”一案記憶猶新。婉轉地解釋道:“老翁,偷羊犯不著償命!”偷牛也隻是參與者之一,罪行並不重。

老翁倔強,“羊金貴啊,以前若遇上賊子,都是直接打死的。”

世道變了,亂兵四起,百姓的生活變得朝不保夕。牲畜資財被搶走,能留下性命已是萬幸。

薛留深知鄉野之間“粗暴”的規矩,但小懲大誡以儆效尤,更符合期待。

段曉棠獨自坐在高台上,雙手垂放在膝上,緊握的拳頭掩藏在衣袖之下。眼神冰冷,望著一條條因她而勾絕的性命。

周圍的百姓看客,有的扭頭,有的遮眼,有的踮腳伸脖子往前看,恐懼、喜悅、興奮……各種情緒,不一而足。

她今日坐在這裡,既是承擔責任,亦是在一遍遍錘問己身,你到底想要什麼,你到底想做什麼……

我想——無愧於心。

一頭豬的血多久放乾,一個人的血多久放乾……文城市場上殺人如麻,總不能任由屍山堆疊。

被殺之人的屍體被抬到平板車上,運到城外剛挖出的土坑中埋葬,單門獨戶不用想,全是集體宿舍。

段曉棠冇有虐殺,也冇有堆京觀的愛好。能給他們保留全屍,入土為安已經是最大的善意。

整個流程,右武衛的軍士隻負責看守,其他環節全部由俘虜,尤其是勞改俘虜參與,殺雞儆猴。

逃過一劫的俘虜們才明白糊裡糊塗的一天,到底是在做什麼。

不禁後怕起來,差一點刑場上就有他們一份,他們或因為良善、懦弱,甚至隻是掩藏得好,冇被人交待出來。

往後哪怕受些活罪,好在命保住了。

一箇中年男人急匆匆地跑過來,被劉耿文攔住,“寇主簿,所來何事?”

這人是寇嘉平,原文城縣的主簿。如今城中僅存的官員。文城被亂軍攻破時,他逃到鄉下躲藏。至於他的同僚們是生是死,仍是未知數。

按照朝廷一貫的處置辦法,如果寇嘉平的同僚和上司再不出現,他大概會接任文城縣令。

額外提一句,文城是附郭縣,意味著他在城內的地位原本並不顯赫。

寇嘉平複任隻兩日,手下小貓三四隻,命令連縣衙前的大街都出不去。

城內城外治安,全都落在了段曉棠率領的右武衛身上。

就在昨天,寇嘉平接到了段曉棠的傳話,說要借用城內市場。當時他正忙於整理被亂軍破壞的各種資料,冇顧得上詢問借用的目的。

現在終於知道了,差點嚇得魂飛魄散。

寇嘉平經曆過一些陣仗,不至於見血就腿軟。他擔憂是這場“任性妄為”之後的政治風險,雖未參與殺俘之事,但卻是在文城的地界上發生的,難免擔上一二乾係。

寇嘉平急切地對劉耿文說:“劉司戈,事關重大,不能任性妄為啊!”

劉耿文冷漠地迴應道:“寇主簿,這是軍中事務。”

俘虜是由右武衛抓捕的,決定處決的也是他們,與地方官府無關。

右武衛冇有入駐城中的兩處官衙,地方官府也管不到他們頭上來。。

寇嘉平隻在複任的第一天,也就是昨天,與收覆文城的主將段曉棠見過一麵。

右武衛清算俘虜罪行,不是在營地中無聲無息殺了,而是拉到鬨市,大庭廣眾之下處決。

段曉棠親自坐在這裡,而不是讓默默無名的軍士出麵,可見無論功過是非,她都自己扛了。

寇嘉平和段曉棠的官階相差懸殊,甚至比不得劉耿文。

天塌下來有高個的頂著,長期的逃亡生活,讓寇嘉平不複以前一般在意形象,舔舔乾燥的嘴唇,安心看一場“好戲”。

尹金明負責朗讀罪行條狀,聲音既要洪亮又要吐字清晰。唸了一會兒後,嗓子都快冒煙,不得不下去喝水休息一會兒,換成孫昌安接替他。

在懲治惡性俘虜這件事上,出身底層的將官和軍士,表現更為積極。

寇嘉平聽了好一會,宣讀的俘虜罪狀,冇有一條是因這些人戰場上兩軍對壘,殺傷朝廷軍隊,全是戰場之下犯下的殘民虐民之舉,頗有幾分替天行道的意味。

寇嘉平意味深長地問道:“段將軍以前是不是遊俠出身?”

他觀察著段曉棠一身氣度,加上年少登高位,絕非普通人家能養出來的。

富貴之家的子弟,許多仰慕遊俠的風采,行俠仗義,追求無畏自在的生活。

劉耿文當即否認:“不是。”

右武衛人儘皆知,段曉棠以前是做廚子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