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愛路小說 > 曆史 > 漢血長歌 > 第八百五十八章 後黨李氏之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漢血長歌 第八百五十八章 後黨李氏之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永定十五年一月,中原大地,隨著禁軍進入江州,農民軍被迫分為兩部,一部分由寧玉帶領下東進前往杭州,另一部分在左興帶領下西進進入牧州。

農民軍左興部抵達牧州時,遭遇到了牧州軍民的強烈阻擊,彼時身後有被李存仁帶領禁軍追擊,前方牧州軍民團結一心,再加上糧草補給不足,左興部農民軍每日都有人餓死或因傷病而死,處境十分艱難。

左興與手下眾人商議,認為李存仁嗜殺如命,必定會將他們全部屠殺以換取功名,所以不能留在牧州,而應該前往嶽州投奔金盛。

“嶽州金盛與李家素來不和,嶽州雖然是嶺南三州之一,卻不受嶺南總督李存霸管轄。”軍師分析道,“且金大人出身河間郡王部下,那益州胡立,兵部尚書蕭開,幽州牧,滄州牧和青州牧與他同氣連枝,李家奈何他不得,不如早日投奔金大人。”

左興考慮之後,率十萬老幼南下嶽州,金盛則早早地率領嶽州軍等在路上,當左興部農民軍剛剛抵達嶽州張工府時,便陷入了嶽州軍的埋伏中,左興立即派一眾老嫗舉白旗投降,直言願意聽金大人處置不敢反抗。

金盛本以為能好好打一仗,卻不料對方直接投降了,便接受了這十萬江州災民和農民軍,並將其安置在嶽州西南苗漢府。

李存仁大軍在牧州撲了個空,得知左興農民軍去了嶽州,便興匆匆地帶領四萬大軍直撲嶽州,沿路除了屠殺諸多零星農民軍,連牧州無辜百姓也被屠殺,引得牧州上下怨聲載道。

當李存仁率軍進入嶽州張工府後,同樣遭到了金盛的阻攔,隻是李存仁此人武藝和脾氣一樣差,二話不說直接開乾,竟然引禁軍殺向嶽州軍。

金盛冷笑不已,他的嶽州軍可不是吃素的,彆看他們名義上是鄉軍,但嶽州軍長期與蠻苗作戰,其戰鬥力遠超各地鄉軍。

嶽州地處聖漢西南,挨著十萬大山,負責管轄蠻苗部。

蠻苗分生苗與熟苗,熟苗是接受聖漢帝國統治與漢人保持通婚的蠻苗,而生苗是隻接受聖漢帝國管轄卻不接受統治且拒絕漢人一切的蠻苗。聖漢帝國為了方便,便將所有蠻苗之地皆劃歸於嶽州管轄。生苗經常叛亂,當年施家叛亂時他們也趁機獨立,被李存霸殺了一批,趕入十萬大山一批。

金盛擔任嶽州牧時,深知生苗難馴,便直接帶著自己青龍軍原部來到嶽州改編鄉軍,所以嶽州軍的根基是青龍軍主力。

在長期與生苗作戰中,金盛不斷吸收嶽州和熟苗青壯入伍,並以熟苗為兵源建立了一支藤刀兵,不懼水戰勇猛無比。金盛之所以不懼幾十萬江州起義軍,便是因他的嶽州軍驍勇無比,又夾雜著蠻苗的詭異多變。

李存仁本打算給族弟李存霸出一口惡氣,萬冇想到踢到了鐵板上,金盛引禁軍入菏澤,又引水淹之,將李存仁的四萬大軍困在了孤山上。四萬大軍冇吃冇喝被困了一天一夜,饑腸轆轆中看到嶽州軍乘船殺來,被迫向嶽州軍認錯道歉,李存仁丟人丟到家了,率軍狼狽地返回龍都大營。

回到龍都後,兵部尚書蕭開以李存仁弑殺導致牧州百姓冤死彈劾,並罷免了李存仁的官職,此舉也惹怒了在江州東路剿滅寧玉農民軍的大元帥李存義。雖然李存仁是個草包,可他畢竟是自己的族弟,蕭開這是不給自己麵子,於是他將大軍停在了江州府不去追擊了,放寧玉逃入杭州。

李氏集團和後黨集團的矛盾越來越多,永定帝對黨派之爭倍感焦慮,王典對永定帝說:“不管哪一朝那一代,皇上都管不了大臣結黨,畢竟人都是有出身有背景的,當年太乾帝和大德帝時,朝臣也有黨派之爭,此事古難全。但隻要陛下能控製得當,將他們當做兩條惡犬即可,他們二人爭到最後,不還得是找陛下來評判對錯嗎?介時您在給他們兩塊肉骨頭讓他們吃便好。若大臣和和氣氣的,反倒不妙。”

永定帝不解,王典道:“顧丞相時,所有人都和和氣氣的,但他們真的聽陛下的話嗎?隻怕他們聽的是顧丞相的話吧。”

永定帝理解了,說道:“如此,坐看他們爭鬥反而最佳。”

王典道:“陛下,皇後雖幫您甚多,但這天下畢竟是姓軒轅的,您要用,也要防。”

永定帝深以為然。

後黨與李氏集團之爭愈演愈烈,永定帝為了平息各坊勢力,便頒旨命左相李培東擔任明年,也就是永定十六年九月的科舉考試。王典表麵上恭喜李培東,私下找人蒐集李培東汙點,而李培東自然不是什麼聖人,被王典蒐集了不少證據。王典如同一條毒蛇一般靜待良機,伺機而動,而李培東卻不知道身邊有一條毒蛇,洋洋得意地接受各地學正的拜訪和禮物,李培東的徒子徒孫們越發囂張起來。

蕭定方與李培東的學生便在言語之間發生了衝突,永定帝為了給蕭定方教訓,賞了他二十板子。此舉更是讓李培東的學生們得意洋洋,說這天下未來還得文人治國,武人不聽話就要被打板子。

蕭定方氣得牙癢癢,回家之後反被其父蕭開一頓責罵,好在王典及時探望,蕭定方道:“那李相包庇學生胡說八道,言語之間侮辱河間王,我才忍不住火氣。”

王典笑道:“可不是嘛,誰罵你嶽父,你能樂意纔怪。”

蕭定方紅著臉撓撓頭道:“倒也不全是,隻是文人若仗著一張嘴胡說八道,擾亂國心,比那武將叛亂更是危害深重。”

王典肅穆道:“小小年紀,見識不淺,是也是也。”

蕭定方四年張安安日久,皇後見了也心疼他,便將他叫來,讓他擔任朝廷巡按使前往幽州查訪百姓暴動原因,也是給他機會讓他親近親近河間郡主。蕭定方欣然接受這五品巡按使工作,卻讓李培東的徒子徒孫們不滿了,紛紛彈劾蕭定方冇有資格擔任巡按使雲雲。

巡按使一般為臨時擔任,負責巡查探訪安撫各地百姓職責,負責抽查各地官員民生治理情況,屬於油水十足的工作,蕭定方纔二十來歲便備受隆恩自然引人嫉妒。在眾官員彈劾之下,蕭定方隻好卸任了巡按使一職,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參與政治的無奈。

蕭開便讓他以此為戒,反思所為,道:“日後你為近臣,需要應付的不知是這明槍,還有許多暗箭尚未露出鋒芒。”

“暗箭在哪?”蕭定方問。

蕭開反問:“誰第一個安慰與你?”

“右相……”

蕭開笑而不語。

蕭定方驚訝道:“王丞相是暗箭?我卻不信,絕不可能!”

蕭開歎道:“此人絕不簡單,你要小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