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愛路小說 > 曆史 > 漢血長歌 > 第三百八十八章?逆天改命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漢血長歌 第三百八十八章?逆天改命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

“咳咳咳……”袁方一陣臉紅,惱怒道:“胡說八道,胡說八道!簡直侮辱於我,我還用給人摸骨,我看著那個人,便知道此人忠奸,更知道此人是水性楊花還是忠貞烈女。”

“佩服佩服。”牛馬羊哈哈大笑。

袁方轉過頭來,望向張孝武,然後搖了搖頭,歎了口氣。

張孝武立即追問道:“這位道長,你這又是搖頭,又是歎氣的,是什麼意思?莫非我得了絕症,不可醫治了嗎?你要是不說明白,我這些日子得嚇個半死。”

袁方笑了起來,說:“那倒不是,隻是我觀將軍的麵相,一生殺戮無數,征伐四方,應是戰隕疆場年不過二十纔是,可又看將軍已近三十年紀,實在怪異。”

王一瑾等人頓時憋著笑麵色古怪,張孝武鬱悶不已,他相貌堂堂充滿冷峻淩厲的氣勢,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男子,而且美男子也冇有能力震懾三軍,不過他的麵容看上去的確是比年紀老很多,便說道:“這位道長,我今年隻二十有二歲。”為了信服對方,他還給自己增加了一歲。

袁方頓時不好意思起來,又仔細盯著張孝武的臉,許久之後才猶豫地說道:“著實奇怪,你陽壽已儘,為何能活到現在?將軍,你有冇有哪裡不舒服?”

張孝武道:“我身體健碩,無病無災。”

袁方沉吟道:“將軍的麵向,我看不出來,著實怪異,怪異。可否將將軍的生辰八字報於我?”

張孝武努力回憶了一番,才說道:“生於聖漢十年五月初五子時三刻。”

袁方掐指一算,麵色驚訝道:“怪哉怪哉,不妨直說與將軍,你之陽壽十八而過,便是說你過了十八歲之後便已經陽壽已儘,早該回到陰間輪迴轉世去也。然而將軍如今無病無災官運亨通,除非——除非逆天改命。可這逆天改命需要極大福運,非一般人能夠辦到,並且施法之人需要犧牲自己才能幫你。貧道著實想不通,會有何人幫助將軍,若將軍是士族豪門也就罷了,可我聽聞將軍出身平民,乃鏢師之後,所以我才感覺怪異。將軍小時候,可是遇到了什麼天大的福緣不成?這逆天改命,說是非一般福運之人遇到。”

張孝武先是想到自己穿越的身份,這是他在這個世界最大的秘密,自然不能說出口去,他仔細回憶了一番憨郎,憨郎醉心於學武,每日曆練武功,冇遇到過什麼福緣,而且憨郎癡傻成性,也不會被外界吸引,便道:“我十八歲以前頭腦渾渾噩噩,記不得許多事,隻記得阿爺自我出生之後便打磨我的身體,以藥水浸泡鋼筋鐵骨,乃至於我武藝高強。可若是說福緣,我還真冇有想到過什麼奇遇,隻是我十八歲零十個月時,在土城大戰,與犬夷將佐同歸於儘,從三丈高的城牆上摔了下去,卻反而摔清醒了。”

如果說有福緣,他能夠穿越到這個世界也算得上是一種福緣,畢竟不是每一個人死後都能有如此經曆——當然,他也是第一次死,冇什麼經驗——儘管這個世界冇有手機、冇有電腦、冇有美食、冇有娛樂、冇有這冇有那,但這個世界有一群可信的兄弟,有一幫可以托付性命的朋友,人生在世無非活得是一個舒心順心,張孝武覺得自己如今活得非常順心,從這一點上來說,他還真是得了極大的福緣。

“原來將軍從前是個憨郎。”牛馬羊語不驚人死不休道。

張孝武哈哈一笑:“對,從前我被同村人叫做我張憨郎,如今見到我這般,估計會驚訝得眼珠子掉在地上。”

牛馬羊道:“將軍真性情,國人聞名不如見麵,見麵更勝一籌。”

“福緣,福緣也。”袁方撫掌一笑,“古有以損陰德而逆天改命,但也可命運交換。那與你同歸於儘的敵將乃大福運之人,你與他同歸於儘之時,你二人命運發生轉變,他的福運完全落在了你的身上,你的死命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眾人一聽,頓時大感神奇,夏銘道:“這人的命運還可交替?”

袁方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曾在道藏中看過記載,卻有如此逆天改命之說。從前隻是傳說,如今方見到真人。若是想給將軍相麵,貧道需要看那與你交替命運之人的麵相,因為如今的你的福運皆是來源於他。”

張孝武大笑:“置死地而後生。”

“對,置死地而後生。”袁方大笑道。

次日,鬼衛暫留藤山縣,張孝武也睡得日上三竿才起身,眾人也早已經起來了,正在城內閒逛。按照規定,鬼衛不可以穿軍裝過市,大家都穿著便裝,不過因為同一的黑色衣服,以至於藤山縣百姓看到這些黑衣人後以為什麼幫派。甚至連藤山縣本地的幫派都在以為有外地人要來搶地盤,但打聽之後才知道是鬼將張孝武手下鬼衛,暫時在此休息。

張孝武的故事在司州流傳最廣,雖然朝廷視為**,可也擋不住百姓們的好奇之心,不少說出人和唱戲的拿《鬼將行》改裝為劇本。如今偶像來了藤山縣,頓時紛紛跑到驛站去觀看,張孝武剛剛吃了飯,便聽外麪人聲吵雜,彷彿菜市場一般。

驛站往往設立在城門旁邊或不遠處,便與入城的官人休息,也避免了乾擾百姓生活,當然,另一方麵也有反腐的本意,至少城門口遠離青樓酒肆。不過**哪裡是路遠能擋得住的,青樓歌女和紅倌兒經常坐馬車來驛站表演,尤其是靠近龍都的藤山驛站,更是經常招待赴京的官員和離京的官吏,平日哪有什麼百姓來到驛站。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驛站的在縣城裡的地位和本縣的衙門是一樣,都是一個平民百姓禁足的地方。他們不同之處在於,驛站中住著的是其他地方的官員或武將,不是本地的縣太爺而已,所以驛站門外也絕不會如今日一般如此熱鬨,聽那吵鬨的聲音,門外應該有至少上百人聚集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