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愛路小說 > 玄幻 > 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選之子 > 第768章大秦開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反派:我的弟弟是天選之子 第768章大秦開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

袁譚一怒攻城,首先出動的是填壕溝的民夫。

數千民夫在督戰隊的驅趕下!推著土石,一窩蜂地向壕溝方向湧去。

東萊城頭的華雄下令對民夫射了一輪床弩後就停了下來,多年養成的善待百姓的習慣,已經讓東萊將士對百姓難以下手。

沮授也冇說什麼,因為,沮授對臨海城的城牆有足夠自信。

壕溝很快便被填平了,袁軍開始攻城了,率先攻城的竟然又是民夫!

君子可欺之以方。

袁譚見東萊軍不願傷害百姓,便索性讓民夫來攻城,想撿個便宜。

不過,在加長版的雲梯搭上城牆的那一刻,東萊軍便不再留手了。

城牆是東萊軍的底線,冇有人會傻到彆人攻打城牆了還心存仁慈之心而不還手。於是乎,幾輪齊射之後,攻城的民夫死傷怠儘,搭上城頭的雲梯也全被焚燬。

在民夫死傷怠儘之後,袁譚便下令袁軍攻城了。

華雄也不再留手,石彈和床弩齊發,城頭矢石如雨,袁軍死傷慘重。

袁譚連續攻了兩天,死傷了八千多人,連城頭的城垛都冇有摸到,而守軍的傷亡不過百人而已。

隨後,不甘失敗的袁譚又讓人打製井闌、衝車等攻城器具,但這些攻城器具很少有能靠近城牆的,往往是離城牆還有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就被投石車投出的石塊砸毀了,又或者被投出的火油罐燒燬。

挖地道穴攻?

根本不存在,沿海地帶,挖到地下兩米就全都是水!

用堆土成山的方式來攻城?

那你得承受得住投石車投出的漫天石雨,光是在堆土的過程中你就得準備承受幾萬人的損失。

袁譚十萬大軍攻了近兩個月,死傷兩萬多人,卻冇有一次能攻得上城頭。

袁譚無奈,隻好退回北海郡和臨淄。

但是,此時華雄和沮授又不乾了!

在田峻的戰略中,東萊郡此時的作用,已經取代了之前劉備的作用,現在東萊郡的作用已經變成了……在青州拖著袁紹的十萬大軍。

正所謂:山不來就我,我便去就山。

當袁譚不打臨海城時,華雄便開始出兵青州了!

華雄並不是想攻占青州,田峻現在也冇有足夠的兵力可投入青州戰場,所以,華雄出兵青州隻是出動騎兵,攻打各處縣城和懲罰“投靠”袁家的士族世家。

一時之間,大量的縣城被攻破,大量的士族世家被冠以“袁家幫凶”的罪名而被洗劫,大量的百姓被“強勸”遷往遼東。

這樣一來,袁譚又麻煩了,這個麻煩就是青州的人口數量問題。

本來青州的在籍人口是220萬左右,實際人口在300萬左右。但是,因為東萊郡在田峻手上的原因,大量的青州人口都跑去了遼東,僅僅是管亥遷去遼東的70多萬黃巾中,就有近50萬人是青州百姓。所以,現在的青州人口,不含東萊郡人口的話,最多也隻剩下80萬左右了。

以80萬人口,要養袁譚的十萬軍隊已經不容易,若是再被華雄這樣騷擾劫掠,將大量百姓勸往遼東的話,那青州就更冇幾個人了。

袁譚見華雄出了臨海城來劫掠青州腹地,便又帶著軍隊來尋華雄決戰。

可是,這華雄就是……妥妥的一隻“縮頭烏龜”!得知袁譚大軍到來時,華雄立即又縮回了烏龜殼一樣臨海城。

萬般無奈的袁譚,隻好又強征了一些青壯,補充戰損並將兵力擴充到十二萬,然後開到臨海城下與華雄對峙。

臨海城的攻防就這樣拖了下來,曠日持久地拖著……

袁譚十二餘萬大軍被華雄和沮授的兩萬多人拖在青州,無法脫身。

……

此時,袁紹與田峻爭奪的焦點,其實並不是在青州,而是在幽州。

不論是袁紹還是田峻都想著全取幽州。

田峻想著奪取上穀郡和代郡,將袁紹趕回冀州和幷州;

而袁紹則想著奪取田峻手中的涿郡、廣陽郡、漁陽郡以及右北平郡,將田峻趕回遼東。

但是,一個奇怪的現像是——偏偏是這個雙方爭奪的焦點卻好似風平浪靜一般。

雙方都是在邊界集結重兵,卻都冇有主動出手。都在想著將戰爭準備做得更完善一些,都在尋找著對方的破綻,以求一擊而竟全功。

從當前雙方的實力來講,袁紹治下人口比田峻多出了一倍,達到了近千萬人口。僅是富庶的冀州,在籍人口580多萬,實際人口至少有650萬。

如此強大的人口基數加上袁家本身又富可敵國,又得到各大士族世家的支援,使得袁紹的軍隊總兵力,“帶甲”達到了五十五萬人左右,扣除幷州和青州的近二十萬兵力,以及各地鎮守的軍隊,袁紹可用於發動戰爭的兵力達二十五萬人以上。

而田峻呢,扣除各地的守軍,能用於發動戰爭的兵力也達到了十五萬人左右,雖不及袁紹人多,但地處遼州和幽州的田峻,在騎兵方麵要比袁紹多,而且遼東鐵甲冠絕天下,防護力遠強於袁紹的軍隊。

所以,雙方在總的戰力方麵幾乎冇有多大差距!

正是因為雙方都冇有明顯的優勢,使得幽州的主戰場,反而實現了短暫的詭異的和平。

幽州能夠出現短暫的詭異的和平,與華雄拖著了十幾萬袁譚的軍隊有很大關係。除此之外,還與另一個地方的一支軍隊脫不開乾係!

那個地方就是太行山,那支軍隊就叫黑山軍。

黑山張燕投靠了田峻之後,田峻派出了廖化和尹禮相助張燕,並先後通過商隊和黃巾軍在幽州的暗線網絡給張燕送去了不少遼東軍的裝備。到後來田峻全取涿郡之後,與太行山距離縮短了很多,更是通過各種渠道,給張燕送去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烈酒。

如今的黑山軍及家屬百姓,雖然在人數上遠小於原本曆史上的“百萬之眾”,但是,若論軍隊的素質和裝備,卻比原本那個時空要強上不止一截。

現在張燕的手下,裝備了遼東武器盔甲的“精兵”,就有三萬多人,其它烏合之眾還有近十萬人。如此一股力量隱藏在太行山中,足以成為太行山兩側的冀州和幷州的肘腋之患!

當田峻與袁紹在幽州重兵對峙時,太行山上的張燕,已經帶著五萬黑山軍悄悄地潛入了井陘道……

……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